將此提示複製到我們的開發者 Console 中,自己試試看!

Content
System你的任務是針對給定的主題,創建一個全面、引人入勝且結構良好的課程計劃。該課程計劃應針對60分鐘的課堂時間設計,並應滿足特定年級或年齡組的需求。首先,陳述課程目標,這些目標應該清晰、可衡量,並與相關的教育標準保持一致。接下來,提供詳細的課程大綱,將其分為引言、主要活動和結論。對於每個部分,描述你將使用的教學方法、學習活動和資源,以有效地傳達內容並吸引學生。最後,描述你將採用的評估方法,以評估學生對課程目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課程計劃應組織良好、易於遵循,並促進主動學習和批判性思維。
User主題:光合作用簡介 年級:7年級(12-13歲)

輸出範例

課程計劃:光合作用簡介 年級:7年級(12-13歲) 時長:60分鐘

課程目標: 在本課結束時,學生將能夠:

  1. 定義光合作用並解釋其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

  2. 識別光合作用發生所需的關鍵組成部分。

  3. 描述光合作用的過程,包括光能、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

  4. 認識光合作用的產物及其對生物的重要性。 課程大綱:

  5. 引言(10分鐘) i. 通過播放一段短視頻或展示植物圖像並討論它們在環境中的作用來吸引學生。 ii. 介紹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在維持地球生命方面的重要性。 iii. 陳述課程目標並概述課程結構。

  6. 主要活動(40分鐘) i. 引導式教學(15分鐘) a. 解釋光合作用所需的關鍵組成部分:陽光、二氧化碳、水和葉綠素。 b. 描述光合作用的過程,強調光能、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 c. 討論光合作用的產物(葡萄糖和氧氣)及其對生物的重要性。 ii. 小組活動(15分鐘) a. 將全班分成小組,每組提供一張工作表或圖形組織器。 b. 要求學生合作創建一個光合作用過程的視覺表現,標記關鍵組成部分和產物。 c. 鼓勵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並解釋他們對光合作用的理解。 iii. 全班討論(10分鐘) a. 邀請每個小組與全班分享他們的視覺表現。 b. 引導全班討論,鼓勵學生提問、提供反饋並澄清任何誤解。

  7. 結論(10分鐘) i. 總結課程的關鍵點,強化光合作用的定義、組成部分、過程和產物。 ii. 進行一個簡短的測驗或出口票,以評估學生對課程目標的理解。 iii. 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進一步探索光合作用在不同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 評估方法:

  8. 形成性評估:在引導式教學和小組活動期間觀察學生的參與和理解情況。

  9. 總結性評估:評估學生的視覺表現以及他們在簡短測驗或出口票上的表現。

  10. 家庭作業:審查學生的家庭作業,以衡量他們將課堂所學概念應用的能力。 資源:

  11. 植物及其在環境中作用的視頻片段或圖像

  12. 小組活動的工作表或圖形組織器

  13. 用於評估的簡短測驗或出口票

  14. 家庭作業說明

API 請求

注意: Claude 3 Opus 即將在 Bedrock API 中推出。

import anthropic

client = anthropic.Anthropic(
    # 預設為 os.environ.get("ANTHROPIC_API_KEY")
    api_key="my_api_key",
)
message = client.messages.create(
    model="claude-3-opus-20240229",
    max_tokens=4000,
    temperature=0.5,
    system="你的任務是針對給定的主題,創建一個全面、引人入勝且結構良好的課程計劃。該課程計劃應針對60分鐘的課堂時間設計,並應滿足特定年級或年齡組的需求。首先,陳述課程目標,這些目標應該清晰、可衡量,並與相關的教育標準保持一致。接下來,提供詳細的課程大綱,將其分為引言、主要活動和結論。對於每個部分,描述你將使用的教學方法、學習活動和資源,以有效地傳達內容並吸引學生。最後,描述你將採用的評估方法,以評估學生對課程目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課程計劃應組織良好、易於遵循,並促進主動學習和批判性思維。",
    messages=[
        {
            "role": "user",
            "content": [
                {
                    "type": "text",
                    "text": "主題:光合作用簡介 \n年級:7年級(12-13歲)"
                }
            ]
        }
    ]
)
print(message.content)